第4頁,共21頁 第一第一 ... 2345614 ... 最後最後
顯示結果從 31 到 40 共計 202 條

主題: 談錄音...

  1. #31
    註冊日期
    2010-06-08
    文章
    69
    Thanks
    3
    Thanked 77 Times in 35 Posts

    預設

    定位 ?
    看製作人跟混音工程師想定在哪裡..就定哪裡呀...
    流行的多軌錄音 / 混音完全看製作人的口味....

  2. The Following 3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acan For This Useful Post:


  3. #32
    註冊日期
    2007-05-15
    文章
    131
    Thanks
    7
    Thanked 31 Times in 13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tacan 查看文章
    good! 加油...

    嘿嘿~~~PA界的大老也出來發聲啦~~~~~

    tacan兄,多教大家幾招啦~~~~

    我到現在還在懷念您之前在水岸爵士音樂節調出來的戶外現場聲音咧~~~8)

  4. #33
    註冊日期
    2008-04-08
    文章
    352
    Thanks
    211
    Thanked 379 Times in 145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kei8864 查看文章
    為什麼不每一種樂器分開錄音(材料), 之後由混音師(廚師)來完成CD(菜餚) 編制 ?
    這樣的話想要什麼效果也可以了~
    流行音樂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這樣錄音。就算古典音樂也很多,只要看到錄音資訊寫著Recording Engineer(收音)與Balancing Engineer(混音)不同工程師名稱的,就是這種錄音了。

    但大眾音樂也有例外的。舉個音響迷們熟知的例子:Abbey Road錄音室的錄音師是輪班制,Alan Parsons當年是不斷跟同事調班,才能一人完成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的錄音。收音的好壞也會影響最後錄音品質,因此,一張錄音好的專輯實在有太多影響因素。

    有的廚師拿到普通材料也能煮出好菜,也有廚師只會使用頂級食材。烹飪如此、錄音如此、製作Hi-End音響器材也是如此。只要能得到好的結果,過程有時並不那麼重要。

  5.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martin For This Useful Post:


  6. #34
    註冊日期
    2009-07-26
    文章
    607
    Thanks
    69
    Thanked 180 Times in 121 Posts

    預設

    引用 作者: martin 查看文章
    流行音樂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這樣錄音。就算古典音樂也很多,只要看到錄音資訊寫著Recording Engineer(收音)與Balancing Engineer(混音)不同工程師名稱的,就是這種錄音了。

    但大眾音樂也有例外的。舉個音響迷們熟知的例子:Abbey Road錄音室的錄音師是輪班制,Alan Parsons當年是不斷跟同事調班,才能一人完成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的錄音。收音的好壞也會影響最後錄音品質,因此,一張錄音好的專輯實在有太多影響因素。

    有的廚師拿到普通材料也能煮出好菜,也有廚師只會使用頂級食材。烹飪如此、錄音如此、製作Hi-End音響器材也是如此。只要能得到好的結果,過程有時並不那麼重要。
    在EMI花圃街錄音session recording時是recording while monitoring錄聽,就是樂手聽得好優先,到美国Lion Share之后,明白樂手高班就可以recording while mixing,邊錄邊混,到Unplug 時,全Live搬入studio,頂級食材當然最好,但樂手食材得確影响廚師岀品,所以像阿一鲍魚都是老板主理。

  7. The Following 2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ISvili For This Useful Post:


  8. #35
    註冊日期
    2007-09-12
    文章
    4,544
    Thanks
    3,511
    Thanked 5,490 Times in 1,852 Posts

    預設

    我很好奇,大多數的發燒友面對『談錄音』時,是採用那一種態度?....:)

    是認為『大多數唱片都錄得還可以』?還是認為『只有極少數唱片錄得還可以』?

    聽起來好像很龜毛,但是龜毛不就正是音響發燒友最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嗎?否則,難道我們也主張:『大多數音響都播放得還可以』?那慘了!大家的數十萬數百萬器材都要跟mp3、電腦喇叭與電視喇叭相提並論了!!那些mp3才是大多數的音響吧?

    既然我們使用的音響系統往往是萬中取一的發燒東東,那麼,會不會夠水準的錄音(或唱片)也只是萬中選一的?如此一來,我們應不應該以如同嚴苛挑剔音響硬體的態度、嚴苛挑剔唱片錄音?那麼,很多討論內容都會出現不一樣的風貌了!.....

  9. #36
    註冊日期
    2010-06-08
    文章
    69
    Thanks
    3
    Thanked 77 Times in 35 Posts

    預設

    我到現在還在懷念您之前在水岸爵士音樂節調出來的戶外現場聲音咧~~~8)[/QUOTE]

    (噓~低調點..)

  10. #37
    註冊日期
    2009-07-26
    文章
    607
    Thanks
    69
    Thanked 180 Times in 121 Posts

    預設

    不知道最近岀了那么多名跑,更奇怪多是女車主,不知道她們會不會開,懂不懂性能和車厂歷史。。。
    。。。嘖,説着她就差点碰上“靚女你懂不。。。Angela,你都那么...心裡想説性感,她要和我换駕,想了想反正没駕過這款,后來趕在他后面吃風,我明白后生可畏
    知道多少,不如爽過多少

  11. #3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很多很好的歌手,唱片錄音卻是很慘

    反而在streetvoice自己簡單製作的,聲音卻很好

    這現象非常有趣.........

    越商業....品質越差?!

  12. #39
    註冊日期
    2010-06-08
    文章
    69
    Thanks
    3
    Thanked 77 Times in 35 Posts

    預設

    你永遠不知道聆聽者會在什麼設備.什麼環境.什麼背景下聽你錄製編輯發行的作品..
    可能是車上..可能是速食店的吸頂喇叭..也可能是發燒友的百萬音響..或者是阿伯手上聽京戲的三洋收音機..

    所以只好用大多數都可能適用的頻率響應.動態壓縮來處理..更不用說這些年來的音壓戰爭..(我的cd 不能比人家小聲..那就壓動態取RMS 音壓最大..)..大家都馬馬虎虎聽的下去..但是真正的高低細節跟動態.暫態早就都修光了...
    這是商業唱片慣用的處理方式..

    小眾跟Indi 根本沒有去考慮這些東西..
    就是純粹的紀錄.編輯....
    反而留下最多與最真實的細節..尤其是音樂性感人的部分....

  13. The Following 6 Users Say Thank You to tacan For This Useful Post:


  14. #40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59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越作越大聲(大聲容易吸引人?)、編制混音越來越複雜(多弄些名堂看起來比較厲害與費工?).......流行樂非常明顯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