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結果從 1 到 9 共計 9 條
  1. #1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走入都市裡的桃花園】家訪資深玩家魏先生

    2004年6月

    在打屁會員"中國情色 (chinav) "的幫忙下,小葉得以造訪了這麼一位發燒的資深前輩 ~ 魏先生,三坪左右的空間,卻擺放著已經停產多年龐大體積的B&W 801...

    chinav:平常在版上毫無貢獻的我,一直都是在打打屁,混時間,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有一位資深前輩已經在我身旁多日,笨拙的我居然沒發現...直到這麼一天來臨,我對音響的認知又有更深的認知了...

    這個下午,小葉與 chinav 彷彿走入了都市裡的桃花園,濃郁的古典氣息結合美妙動人的天籟之音,傳進我倆世俗已久的耳朵中....


  2. #2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三坪的空間裡顯得偌大的801塞滿了房間的兩個牆角,幾乎是房間橫切面的一半, 如何收放與拿捏801強大的能量,心中不斷的湧出許多的問號...還好,在魏先生的解說之下,最後小葉帶著是頓悟與豁然開朗的心情回家

    註:801音箱、Matrix矩陣蜂巢式內箱體結構和Nautilus(鸚鵡螺)是B&W三個重大的里程碑,最早的801是在1979年推出,追求最低失真、最精確的聲音,被廣泛應用於錄音監聽播音室,並成為資深發燒友作為家庭High End級音響組合的首選音箱。1986年,B&W公司採用了Matrix蜂巢式內箱體設計,1987年801改型為Matrix 801。由於採用了先進的Matrix技術,使801音箱的聲音更純真、低音更加深厚強勁,重放音質更上一層樓。目前,全世界約有80%的古典音樂錄音是採用B&W Matrix 801音箱來監聽。該音箱設計經歷多年的考驗,堪稱傳奇式的音響產品。(摘錄慧聰影音商務網)



    801為三音路設計,獨特的中、高音單體設計,常被發燒友戲稱為"安全帽",即使是現在的鸚鵡螺801,仍是不改原始的基本雛型。魏先生在801的中、高音單體動了手腳,為其裝上了自製的模擬號角,為什麼要這樣加呢?原來魏先生對號角喇叭所發出直接高凝聚力的聲音有著深刻的印象,所以便嘗試為單體裝了類似號角的東西,也難怪在中高音的表現,比一般還要的定位清楚,密度也較高

    註:B&W備受好評的專利──Matrix技術,是由該公司的首席工程師Laurence Dickie為首的科研人員於1986年設計完成的。所謂的Matrix技術,其主要目的是要徹底消除音箱的共振。該項技術本身並不復雜。首先將音箱內部以金屬或其它堅硬物隔成類似蜂巢狀的矩陣結構,並填充以泡棉之類的吸音物質,並且,這種結構和填充物都是經過精確計算選擇的。這種箱體結構既可以大幅度增加音箱的剛性,又可將箱體振動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因此,可將音箱的共振減至最低。最大限度地降低音染,令音質純淨通透,大大提高了低音的力度,又不致於產生多余的失真。目前,在B&W 製造的高檔音箱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都採用Matrix技術。(摘錄慧聰影音商務網)


  3. #3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魏先生另一個令人稱奇的地方就是系材保養的相當完好,近代的作品不用說(10年左右),看起來跟新的一樣,連古董真空管機與DIY已經20年的後級都完好漂亮

    喇叭單體的保養魏先生就使用了一個特殊的方法,來克服臺灣潮濕的氣候影響,魏先生為喇叭單體的周圍塗上了一種汽車防鏽噴劑,這樣一來,連魏先生未將801娶進門前的AR 3a,其單體保存的也相當完好喔,是不是大家已經迫不及待想試一下呢?不過在使用前還有一點小技巧喔



    就是這種來自瑞典的汽車防鏽噴劑 "Tuff-Kote Dinol",使用時不要直接噴上,先噴在淺碟裡,再用水彩筆均勻的塗上 (毛筆因為是尖的,不好塗)

    chinav兄富有實驗的精神,加上愛材心切,真的有跑去買喔 (這張照片就是chinav兄提供的)

    chinav:這瓶噴劑當初我也是,在偶然間翻翻就雜誌才發現的,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相同的困擾,喇叭懸邊保養的問題,後來看到後我就跑遍各大汽車用量飯店,但是卻遍尋不著,但是我終究還是用我的嘴問到了,而且全台灣只一有一家有賣,先將噴劑噴在類似裝著料的小碟子上,在用平口的水彩筆,慢慢的將噴劑塗在單體懸邊上,這樣一來就會與空氣隔絕喔...


  4. #4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801的腳架是請模具場訂作的,紮實的程度也是聲音密度結實的要訣之一,同樣的也看到,下面墊塊高級的花崗時幾乎已經是發燒友的共識了



    看完了喇叭之後,來看看魏先生所使用的器材,最上方兩台是RCA MI-12245早期錄音室裡用的真空管擴大機,用來推801的中高音,二排左則是DIY已經近20年的晶體後級,用來推801的低音,二排右則是 MICHAELSON ADUIO DA VINCA 真空管前級與PHILIPs LHH800,為了保留真空管韻味與晶體機的速度,魏先生使用了雙擴大機驅動801的三音路



    RCA的銘牌,難得一見的器材


  5. #5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使用4隻RCA 807的功率管,輸出可到80W左右,807可設計到100W以上沒問題,重點是RCA 807的古典管居然1隻只要1K多,真是嚇了小葉一跳,好划算...

    chinav:各位也許會發現這張照片上,右邊算過來第二支真空管底部已經白化,而且燈絲也不亮了,事實上這支管子已經掛了,這是再聆聽時當大伙正專注時,我突然發現這支管子頂上出現一道火花...然後就...

    但是音樂繼續卻沒發現整體左聲道有失真的現象發生,沒關係1隻RCA 807的功率管,1隻只要1K多,比起很多高價的功率管,這實在是便宜太多了,所以我說,我是發燒過頭了嗎?

    掛了一根,當時聽起來的影響的確不大,幾乎沒什麼感覺,不過就理論上而言會將其他正常運作的部份負荷加重,還是換上正常的為佳




    產量只有千台左右的LHH 800 signature,內部結構小葉不清楚,但強大的功能與聲音表現,沒話說,銘機一台!重點是,這台品像良好,Oh..My God....





    魏先生沒玩LP嗎?當然不是,因為LP壞了,魏先生不想再重新來過,考量CD的方便性,因此就將LP給暫停了,放在後級下的花崗石就是玩LP時墊在唱盤下方的,以這樣的厚度看來,可預測出魏先生當時的發燒程度,遺恨,來晚了...

    chinav:原本還想見識一下LP的,因為空間因素,魏先生早已將LP給收起來了,當時小葉還問到,LP收了,唱片應該還有一堆吧 ,魏先生說都早已送人了


  6. #6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一般來說,器材若是擺放在一般的矮櫃上,聲音出來應該有8成以上出來的都是衰聲,魏先生在801中間所放的器材櫃,小葉當時猜測,在怎麼樣的高手,擺了這樣一個櫃子,聲音應該多少都會受到影響的,沒想到,聆聽時,完全感受不到櫃子所應該發出的共鳴,聲音的結像力與定位之清楚,是小葉聽到現在最好的系統之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了,打開櫃子一看,原來後級的四個變壓器就藏在裡面鎮壓著,有了這麼重量級的怪物在,共鳴,當然不存在了,話雖然如此,在低頻方面,則稍為受到了影響,不知是因為空間小的關係,還是櫃子所吸收,聽起來有一點點放不開的感覺

    對了,變壓器上的是掌控所有電源的總開關,平常魏先生為了讓家人也可享受這麼美好的音樂,所以器材的開關都不關,全部由這裡來控制,眼尖的朋友有看到這裡還有一個魏先生為了好聲細心的地方喔

    為了抑制震動,魏先生在開合的地方擺了棉花,(當時拍照,魏先生已把部份棉花拿了起來)


  7. #7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魏先生使用的線材與使用的方法也嚇了chinav與小葉一跳,魏先生雖然玩了這麼多年的音響,又跟劉大鬍子那麼熟,自然聽過不少名線,但在這裡小葉看不到任何廠線,甚至連接頭也是普普通通而已,原來魏先生在試過了這麼多的線材後,發現軍用的線是最符合他的需求的,加上便宜的售價 (德國進口的喔),跟動不動就數十萬的廠線比起來,這種銅鍍銀的軍規線就顯得超值許多了~咦,眼尖的朋友又發現有那裡很奇怪了嗎?

    線居然長到可以到繞了好幾圈掛在牆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而言,線的長度會影響傳輸的特性

    過短:速度快、解析高、失真少,較為直接與衝
    過長:速度慢、解析低、失真高,韻味較為明顯

    魏先生為了克服空間的問題,在經過不斷的test下,決定了不管是喇叭線或是訊號線,12M為不會太衝,又不會失真太真的最佳長度, 而這麼長的線當然就需綑綁起來才會整齊了




    這也是喇叭線捲成這樣收納的原因 (圖的右後方那捲)


  8. #8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chinav:我想談到這裡,很多人心中應該都有一個疑惑,訊號線12米,喇叭線12米,完全不合常理,為何要這樣作,但是聽魏先生說明過後心中一陣疑惑就解開了,魏先生的聆聽空間說實在的真是小,正常的狀況之下只容許一人,可以坐在黃帝位上聆聽,原本的聲音魏先生覺得太過衝,所以魏先生乾脆就將訊號線跟喇叭線通通將之延長為12米,當時我也問了魏先生,為何剛好要用12米線,是不是自己實驗的結果,魏先生回答"不是",完全是隨便抓一個數值就用了,在聆聽過程中發現過長的訊號線跟喇叭線並沒有在整個系統上顯現出大家所擔心的缺點,這是我所驚訝的一點,反而整個音場定位清晰,不會因為大喇叭空間小而造成低頻過量,因此而干擾到中高頻的表現,聽人聲香的迷人.尤其是在聽薩克斯風的聲音更是迷人,完全沒有壓力...

    在門的後方,掛著一塊吸引用的布,掛在門上的則是平常沒使用器材時拿來防塵的,難怪魏先生的系材保養的如此完好



    看出天花板有那裡不一樣了嗎?是不是有很多小洞呢?這是魏先生為了讓聲波不要太規律所挖的,此外,還有一點是真正的發燒友會計較的,就是電燈的EMI干擾,所以雖然天花版有很多的電燈座,但魏先生只留了一顆燈泡,據說去年劉大鬍子來時,燈泡還未取下,背景上與聲音的純度都沒有現在的好


  9. #9
    註冊日期
    2007-05-03
    文章
    72,753
    Thanks
    7,665
    Thanked 20,844 Times in 9,306 Posts

    預設

    當天試聽的CD,因為小葉習慣給自己機會聽不同的音樂,所以大部份都是chinav兄帶來的,果然還是以人聲居多,而且還多了一片機遇第一版,真是厲害...



    雖說聲音的描述是相當困難的,而且流於行式,小葉還是不自量力的說一下當天聽到的感覺,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想像的空間,魏先生這套系統給小葉主要幾個最大的震撼是

    1. 背景相當的聆靜,可說是絲毫沒有毛邊的,要做到這點,是發燒友最難做到的課題,因為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出現背景的雜訊,這樣的聲音也會讓聽的人心情比較的容易放鬆

    2. 再來是人聲的表現,這是小葉第一次感受到唱歌的人聲音是不徐不緩的從喉嚨中唱出,在背景聆靜的助益下,像極了現場的演出,活生感十足,尤其chinav帶來的又都是以人聲居多,蔡琴第一版的實力又展現出來,要花1K、甚至2K買,絕對值得~是什麼原因會有這種表現呢?小葉猜是線材的長度是關鍵的因素,當然RCA管機亦是推手

    3. 魏先生放了幾張國外街頭藝人的作品,通常自然與無經修飾的錄音是這些唱片的最大特色,其中有一張電子吉他,結像出奇的好,原本以為電子的東西不會有像一般吉他撥絃的力道與餘韻,想不到也聽到了,在聽這段時,隱約感覺到魏先生為中、高音裝上模擬號角的功效,雖然在中、高音的音場自然度感覺失落了些,但密度與延伸跟一般喇叭比起來,是大大的往上提升

    4. 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之前提到過的低頻問題,除了因後級不同造成的差異外 (有優點也有缺點),就是空間扼殺了低頻的再生無法發揮與下潛~

    chinav:這次的家訪對我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收穫,魏先生不論是器材,空間,線材,實驗精神等等...從一進入那三坪空間裡,就能感受到魏先生對於音響幾十年來的執著,和所花費的精神,至於這次聲音表現的部份,小葉已經描述的很詳細了,我就不再多說,唯一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大喇叭,大低音單體所發出來的低頻,確實是一般喇叭所表現不出來的,我所謂得不是量感,而是那種彈性Q度十足的感覺,我想就算是在小音量聆聽狀況之下,依然還是可以感受到"動態"

    經由這次與魏先生談話當中,得知魏先生應該是電子或是電機工程出身的,在三坪的空間裡,魏先生做了最大的努力跟改善,看完這一篇家訪,也許你會說,12米的訊號線太長.12米的喇叭線太長、電源未拉電源專線,喇叭太靠後牆等等...這些都不符合一位玩音響已經二十幾年的發燒友會做出來的事,但是魏先生還是做了,在種種不合理的狀況之下,我還是聽到了不妥協之下,所發出來的聲音,是令人感動的,完全感受不到壓力,可以很輕鬆的聆聽,這就是魏先生...

    chinav兄說的真是句句中肯,臺灣玩音響最大的致命傷就是家庭因素,如何在跟家人妥協下,堅持自己所堅持就是小葉所看到的真正Hi-End精神,也如同chinav說的,以客觀的標準來看魏先生的擺設,稱不上符合標準,但以精神來說,是的,這是一個真正 Hi-End 愛樂者完美結晶的空間,在這裡,小葉聽到了堅持的聲音、看到了聲音的堅持~


發文規則

  •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 不可以發表回覆
  • 不可以上傳附件
  •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